Fluent仿真基础案例练习
Fluent仿真基础案例练习
该章节中的练习案例均被保存在D:\Project\Fluent Simulation\Practice\Resources\Bili_simulation show\case_input_1014下
案例练习来源于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video/BV1vT4y1z7on/?spm_id_from=333.999.0.0&vd_source=3d05655e912261bce2a9d4c7d27ab69d
案例总结
名称 | 对象 | 仿真重点与特点 |
---|---|---|
排气歧管内流场仿真 | 排气歧管 | 三通管式的几何模型,常规内流场仿真 |
飞行器外气动可压缩流场仿真 | NACA0012翼型 | 马赫数0.7,迎角1.55° 压力远场边界条件,可压缩流动,对照实验结果 |
催化转化器模型仿真 | 多孔介质催化剂 | 多孔介质材料仿真,单元区域条件更改 |
后台阶流仿真 | 台阶 | 湍流模拟,报告观测湍流粘性比,观察的数值,分布式入口条件导入 |
电子芯片散热模型仿真 | 芯片及其散热板 | 热源、自然对流散热、热辐射、层流、不可压缩理想气体 |
圆柱绕流模型模拟 | 圆柱 | 单向流、层流、瞬态仿真、动画录制 |
基于SCDM的球阀模型仿真 | 球阀 | 参数化仿真、基于Workbench的参数化及优化 |
离心泵模型仿真 | 离心泵 | 旋转机械内流场仿真、液态水模拟、新检测量(表达式)创建 |
1.排气歧管内流场仿真
排气歧管,是与发动机气缸体相连的,将各缸的排气集中起来导入排气总管,带有分歧的管路。
对它的要求主要是,尽量减少排气阻力,并避免各缸之间相互干扰。
流程 | 软件 | 技术要点 |
---|---|---|
几何 | SCDM | 固体区域实体模型、包含命名 |
网格 | Fluent Meshing水密工作流 | Poly多面体+边界层、流体&固体区域 |
求解器 | Fluent | 单相流、湍流、速度压力耦合、无温度 |
后处理 | Fluent | 云图、速度矢量图、流线图、等值面、定量分析 |
备注 | 无 | 无 |
模型提前通过第三方软件建模——导入SpaceClaim进行预处理——另外导出为【.scdoc】格式文件
1.1前处理网格划分
选择工作流类型——点击左侧边栏【Select Workflow Type】——选择水密工作流【Watertight Geometry】
导入几何模型——确认文件格式与单位——选择工作目录下的文件
对模型的鼠标操作:【中键】—缩放;【中键+鼠标移动】—旋转;【右键】—选择;【左键】—平移
工作区域左下方可以控制选择对象类型(点、线、面),也可以执行取消选择操作
==鼠标操作可以在【File-Navigation】中进行偏好修改==
添加局部尺寸——无需添加
生成表面网格——根据计算需要调整最小尺寸与最大尺寸

描述几何结构——判断几何结构类型——选择是否封堵开口——确认后【描述几何结构】
封闭流体区域设置:
速度进口设置——选择区域类型【velocity-inlet】——盖面类型【单一表面】——选择固体表面作为流体封堵的进出口——创建封堵面
压力出口设置——选择区域类型【pressure-outlet】——盖面类型【单一表面】——选择固体表面作为流体封堵的进出口——创建封堵面
创建区域:预估流体区域数量——一个——创建流体区域
该步骤后得到了抽取出来的流体区域

更新区域——得到抽离后的区域包括:dead(死亡区域,闭合区域),fluid (流体区域),solid up(几何区域)
添加边界层——该区域可以设置边界层相关信息,此处暂不更改——添加边界层
创建得到流体外层边界

生成体网格——设置网格类型【polyhedra(多面体网格)】,其余默认——生成体网格

在工作流控制台中查看生成网格质量
231280 cells were created in : 0.65 minutes(划分网格数量与历时)
The mesh has a minimum Orthogonal Quality of: 0.08 (最小正交质量,用于评价网格划分品质,0.1以上视为优良)
1.2求解
- 设置:
【通用设置】——保持默认选项
【模型】——该案例为单相流动且不考虑传热行为——开启粘性模型
粘性模型——选择k-epsilon (2 eqn)——Realizable——可扩展壁面函数(SWF)——可应对有一定湍流存在的仿真,增加仿真稳定性
其余模型设置为关闭状态
【材料】——流体选择默认流体“空气”并维持默认设定——固体区域由于不参与计算无需更改
【单元区域条件】——维持默认
【边界条件】——更改【速度入口】设定——设定入口处速度大小为10m/s,方向垂直于壁面
——更改【压力出口】设定——物理模型—工作条件中设定了基础的工作压力——压力出口处的表压若设置0,则代表基础工作压力(标准大气压)
可以右键单击设置好的入口——选择复制将设置好的信息复制到其他入口壁面,(其他边界同理)
- 求解:
【方法】——定义了求解的路径——主要影响求解速度和收敛情况
【控制】——与求解方法相匹配的参数调节
这两者在前期无特殊需求可以选择默认设定
【报告定义】——与仿真目的对应,在仿真过程中输出某些感兴趣的物理量——
该仿真的目的是为了观察进出口的压降情况,判断内部流场是否稳定——
创建,表面报告,面积加权平均(根据网格划分面积大小进行加权,相较于直接平均,得到的结果更加合理)——
勾选【每个表面】(得到每个表面单独的数值,否则输出三个表面共同的加权数值)——
【创建】报告文件(显示每一个时间步的迭代数据),报告图(X-Y曲线,X表示迭代步数,Y表示输出变量),打印到控制台(输出变量具体数据)——选择需要关注的三个速度入口表面
【计算监控】——【残差】通过设定的方程和对应标准判断仿真是否收敛——可以设置为0.0001,当方程残差小于该数值,停止计算
【初始化】——对计算域进行赋初值,也就是初始化,然后FLUENT才能根据初始值以及边界条件等进行方程的迭代求解。
其类型包括:
- Standard Initialization:对于多相流或者瞬态问题,Fluent默认采用Standard初始化。通过指定Initial Values列表中的各参数的值来实现整个计算域初始化。在进行参数设置过程中,可以通过Compute from下方的下拉框辅助设置。
- **Hybrid Initialization:**不需要指定任何任何参数,软件通过读取用户设定的边界参数自动估算初始值。通过求解拉普拉斯方程求解得出计算域中压力场与速度场初始分布。对于其他的物理量(如温度、湍流、组分、体积分数等)则自动基于区域平均插值得到。对于单相稳态问题,Fluent默认采用Hybrid初始化。
- **Full Multigrid Initialization:**常用于非常复杂的流动问题,如旋转机械中的复杂流动问题、扩张管或螺旋管中的流动等,若能在计算之前能够使用更好的初始值,则能够加速收敛过程。目前FMG初始化只能用于稳态计算中。
具体讲解可以参考这两篇文章:
https://blog.csdn.net/wsxww11/article/details/124378279(Fluent中的各种初始化)
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read/cv20360706 (混合初始化的介绍和不收敛状况时的相关设置方法)
【运行计算】——【迭代次数】300(最大迭代次数,若中途收敛,仿真亦会终止)
设置完成求解步骤之前,在文件中写出【Case&Data】——Case包含模型、边界等设置情况与网格信息——Data包含网格初始化的数值信息——可避免仿真失败(结果发散)需要重新读入网格进行设置
方程收敛,计算完成

1.3结果后处理
查看全局通量守恒:【结果】——【报告】——【通量】——质量流率——选中流入口与流出口——计算对应物理量
判断方程完全收敛

- 定性分析:
创建云图:
输出流体对壁面位置压力的分布情况
**云图标尺的设定与更改:**双击标尺——显示标尺控制面板

观察非指定壁面、进出口平面的物理场信息:【域】——【表面】——【创建平面】
创建矢量图:
创建迹线图:
- 定量分析:
**表面积分:**设置获得入口表面和出口表面的压力、密度、速度等信息,点击计算将数据导出到控制台

体积积分:

**查看特定点位物理场的数据信息:**通过【域】在几何区域创建一个点——在表面积分控制面板——创建【Vertex Average】
得到:Average of Surface Vertex Values
Static Pressure [Pa]
point-12 533.47302
同理,可以得到点,线,面等多维度的自定义观测参考物的物理场数据信息。
**观测一条线上的物理场信息:**创建三维区域中的线(鼠标选点时需要用右键)——显示线上流体流速与Y坐标的关系
得到的数据图像可以通过【写出到文件】,将数据导出至第三方软件进行下一步的处理
- 结果演示处理:
多维信息图像同时显示:【图形】——【网格】——显示除流体边界层以往的实体区域
设置显示【场景】——勾选需要显示的项【迹线】、【网格】以及【矢量】——同时修改网格的显示透明度

动画:【动画】——【场景动画】——通过设置不同关键帧时的动画场景再连续补帧的方法,完成动画创建

2.飞行器外气动可压缩流场仿真
弦长1m,NACA0012翼型,在飞行马赫数0.7,迎角1.55°,计算区域:44m×60m半弧形区域。
该案例介绍了仿真与风洞试验数据联合对照的处理方法。
主要外气动参数:

流程 | 软件 | 技术要点 |
---|---|---|
几何 | SCDM | 已包含边界命名 |
网格 | Fluent Meshing水密工作流 | Poly、仅包含流体区域、多区域局部网格尺寸、边界层网格 |
求解器 | Fluent | 可压缩外气动、空气材料属性、攻角与压力远场、升力与阻力系数 |
后处理 | Fluent | 云图、定量分析、与实验数据对比 |
备注 | 无 | 首次介绍了仿真数据与试验数据的对照方法 |
2.1前处理网格划分
选择工作流——导入模型(面对大尺度计算区域,单位需要扩大到m)
检查模型最小特征尺寸——启用选择过滤器——选中最小特征的两个端点——【检查】——【Distance】——最小的网格尺寸应取该距离的一半左右
添加局部尺寸——更改名称(若局部尺寸过多且需要重点区分时)——选择类型【Face Sice】——选择上、下翼面——更改目标区域网格,0.015——添加局部尺寸
创建第二个局部尺寸——类型【Proximity】临近度(适用于相邻极短的区域)——填充单元层数,2——局部最小尺寸,0.0003——作用于,edges——选择翼梢位置——添加局部尺寸
该操作可以单独选择需要加密的区域而不干扰其他区域(较大网格)的生成
生成表面网格——最小尺寸与局部尺寸中的最小尺寸一致,0.00035——最大尺寸,0.5——
对于外气动研究,外形曲率影响较大,尺寸函数选择【Curvature】——设置为12(表示采用360/12=30,利用30边形等价圆形)

描述几何区域——几何图形仅由没有空隙的流体区域组成(该案例无几何模型)——描述几何结构
更新边界——
Boundary Name | Boundary Type |
---|---|
airfoil lower(上翼面) | wall(壁面) |
airfoil te(翼梢) | wall(壁面) |
airfoil upper(下翼面) | wall(壁面) |
farfield | pressure-far-field(压力远场,描述无穷远处自由来流状态,只对可压缩流动适合) |
sym-1(翼型剖面) | symmetry(对称边界) |
sym-2(翼型剖面) | symmetry(对称边界,关注的物理几何形状和流动/热解的预期模式具有镜像对称性) |
对于边界知识的了解,可以查看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528203426
更新区域——更新
添加边界层——偏移方法类型【uniform】,不论边界处网格大小,生成一致的边界层厚度(适合研究外气动特征)——层数,20——第一层高度,2e-5——只在壁面上添加
生成体网格——选择多面体网格——其余默认

网格生成情况:
---------------- 187159 cells were created in : 0.17 minutes
---------------- The mesh has a minimum Orthogonal Quality of: 0.20
2.2求解
检查网格——【检查】——查看控制台,是否有报错信息,若无错误,应当显示”Done“
模型——打开【能量】开关——做可压缩流动的外气动特征,需要在理想气体密度条件下,这与温度有关,所以需要打开
【粘性】模型——k-omega (2 egn)——SST——Production Limiter——适用于外形计算,具有良好的精度和收敛性
材料——流体,空气——密度,ideal-gas——粘性,sutherland(萨瑟兰定律),三系数方法
单元区域条件——工作条件,工作压力,0(面对可压缩问题,常设置)
边界条件——压力远场——表压,73048(根据风洞试验数值给定)——马赫数,0.7——热量,283.24
利用给出的飞行迎角1.55°,创建一个常熟表达式,attack angle
流方向(根据飞行迎角计算给出)——X方向分量,选择数值类型【expression】,创建函数cos(attack angle)——Y方向分量,函数sin(attack angle)
湍流——湍流强度和湍流粘度比——常用搭配5,10;1,1(适合压力远场边界);10,100
参考值——为了得到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——计算参考,farfield——面积,0.1
方法与控制——设置默认
报告定义——创建——力矩监控器——阻力——输出类型,阻力系数——力矢量,及X方向分量cos(attack angle),Y方向分量sin(attack angle)——选择区域上下翼面——生成报告图并打印到控制台——同样创建升力
初始化——混合初始化——初始化
运行计算——迭代次数,500
保存网格文件和设置文件——文件——写出——Case&Data
方程收敛

2.3结果后处理
【云图】——翼型上下翼面的飞行马赫数

【数据对比】——验证仿真数据与试验数据之间的匹配程度——XY图——建立穿过特征区域的线,筛除无用结果(等值面方法)——导入外部数据判断
等值面创建——【创建】——【等值面】——设置等值,Mesh——沿Z坐标方向——【计算】,得到当前模型下最小与最大Z方向的网格位置——设置等值为中间的Z坐标位置——【从表面】,选择上、下翼面
XY图绘制——Y轴输出压力系数——【表面】,选择刚刚创建的环线面——【曲线】,更改曲线图像相关显示特征
外部数据导入——【加载文件】,找到外部对应的数据文件——加载——【绘图】绘制外部的数据文件

3.催化转化器模型仿真
流程 | 软件 | 技术要点 |
---|---|---|
几何 | SCDM | 包含多孔介质的模型处理 |
网格 | Fluent Meshing水密工作流 | Poy、流体&固体区域、多孔介质区域、边界层网格 |
求解器 | Fluent | 单相流、多孔介质模型 |
后处理 | Fluent | 云图、速度矢量图、剖面结果展示 |
备注 | 无 | 首次涉及了多孔介质仿真这一特殊流体 |
多孔介质材料:蜂窝陶瓷;特征:各向异性多孔介质
3.1前处理网格划分
选择工作流【Watertight Geometry,水密工作流】——导入模型
添加局部尺寸——【尺寸函数类型】,Curvature——局部最小尺寸,0.1——最大尺寸,1.2——选择传感器区域——添加局部尺寸
生成表面网格——调整【最小尺寸】,1.5(有效限制总体网格数量)——【高级选项】——【质量优化的偏度限值】,0.95
质量优化的偏度限值:表示超过该限值的网格将被优化,但若太小会影响网格划分效率,(不能高于 0.95,最好在 0.90 以下;越小越好)
](https://gitee.com/david-li119/PigGo_img/raw/master/images/202301011355358.png)
描述几何结构——【几何结构类型】,几何结构同时由流体和固体区域和/或空隙组成——【是否封堵开口】,是——【是否将所有流体-流体区域交界面类型从“壁面”改为“内部”】,是(多孔介质常被认为是流体和固体同时存在的一种情况,需要更改,保证流体从多孔介质流向非多孔介质时顺畅流通)——【描述几何结构】
封堵流体区域——在进口处创建速度进口封堵面——流出口处创建压力出口封堵面
更新边界——
Boundary Name | Boundary Type |
---|---|
in1 | wall |
out1 | wall |
pres outlet 1 | pressure-outlet |
velo-inlet 1 | velocity-inlet |
创建区域——3(一个常规流体区域,两个多孔介质流体区域)

更新区域——需要将两块多孔介质区域囊括在内——honeycomb-solid 1;honeycomb af0-solid1,修改为fluid
添加边界层——保持默认选项
生成体网格——选择多边形区域填充——设置保持默认
生成网格信息:
---------------- 554760 cells were created in : 0.87 minutes
---------------- The mesh has a minimum Orthogonal Quality of: 0.06

3.2求解
模型——【粘性模型】——k-omega (2 egn)——SST——Production Limiter
【能量模型】——开启
材料——【流体】——【空气】——【Fluent数控】选择氮气材料数据——【复制】

单元区域条件——【流体】——纯流体区域(fluid:0,fluid:1,fluid:3)——修改为氮气
对于多孔介质区域的调整——修改材料为,氮气——开启层流区域,多孔区域面板——指定【Viscous resistance】粘性阻力,1e6,1e6,1e3——【Inertial resistance】惯性阻力,1000,1000,1000
边界条件——【速度入口】——【速度大小】,125——【湍流模型】,Intensity and Hydraulic Diameter(强度和水力直径)——回流湍流强度[%],5;回流水力直径[m],0.5——【热量】——温度,800k(决定了氮气在该温度下的一些物理属性)
【压力出口】——表压[Pa],0(一个标准大气压)——【湍流模型】,Intensity and Hydraulic Diameter(强度和水力直径)——回流湍流强度[%],5;回流水力直径[m],0.5
==注意:边界条件一个窗口设置完毕之后即刻需要点击【应用】,随后再切换至下一个设置项目==
求解——【方法】,维持默认——【报告定义】,观测出口表面质量流率
初始化——“混合初始化”不能应用在多孔介质条件下——选择【标准初始化】——【计算参考位置】,选择入口区域——【初始化】
运行计算——迭代次数,150
计算收敛——【文件】——写出——Date文件保存运行结果数据
3.3结果后处理
创建观测平面——创建一个与ZX平面平行的平面
确认多孔介质对于流体的阻碍作用:建立观测平面上的压力云图和矢量图
加入几何模型,联合显示:

建立垂直于进口的多平行平面,建立多平面上的速度云图

流体在流入多孔介质后显示出较均匀的速度分布,多孔介质体现整流作用
4.后台阶流仿真

流程 | 软件 | 技术要点 |
---|---|---|
几何 | SCDM | 局部加密 |
网格 | Fluent Meshing水密工作流 | Poly、边界层网格 |
求解器 | Fluent | 单相流、湍流、速度压力耦合、无温度 |
后处理 | Fluent | 速度矢量图、定量分析、wall Y+、壁面剪切应力与回流点 |
备注 | 无 | 对湍流的模拟展开了详细的介绍,再次讲解了实验数据的对比 |
4.1前处理网格划分
选择工作流【Watertight Geometry,水密工作流】——导入模型
添加局部尺寸——【尺寸函数类型】,Body Of Influence(体加密效果)——目标网格尺寸1.3——在后台阶流两处易发生湍流的位置——添加局部尺寸
再添加【尺寸函数类型】,Face Size——目标网格尺寸0.65——选择两个湍流矩形区域的边界台面——添加局部尺寸
生成表面网格——调整【最大尺寸】,5——【尺寸函数】,Curvature(曲率)——18——生成表面网格

描述几何结构——【几何结构类型】,几何图形仅由没有空隙的流体区域组成——其余默认
封堵流体区域——在进口处创建速度进口封堵面——流出口处创建压力出口封堵面
更新边界——默认即可(这一环节的边界类型会根据命名进行自动匹配)
更新区域——默认
添加边界层——【偏移方法类型】,Uniform——【层数】,15——【增长率】,1.2——【第一层高度】,0.1——存在于流体区域对固体边界设置——添加边界层
对于【Smooth trasition】的方法,将层状网格和三角形网格进行平滑的过渡
生成体网格——选择多边形区域填充——设置保持默认
生成网格信息:
---------------- 34252 cells were created in : 0.07 minutes
---------------- The mesh has a minimum Orthogonal Quality of: 0.20
4.2求解
模型——【粘性模型】——k-omega (2 egn)——SST——Production Limiter
材料——【流体】——【空气】——修改部分数据【密度(kg/m3)】,constant,1.18——【粘度kg/(ms)】constant,1.85e-05(依据官方案例)
边界条件——【速度入口】——【速度大小】,41.7——【湍流模型】,Intensity and Hydraulic Diameter(强度和水力直径)——回流湍流强度[%],5;回流水力直径[m],0.2032
==对于案例中近二维的问题,或者是在Z向无限长度问题,水力直径的计算:2倍截面高度==
求解——【方法】,维持默认——【报告定义】,采用面积加权平均观测出口表面壁面剪切应力(Wall Fluxes…Wall Shear Stress)
采用面积加权平均观测出口表面湍流粘性比(Turbulence…Turbulent Viscosity Ratio),这个量较难稳定
湍动粘度比是指湍动粘度与动力粘度的比值,表征湍流耗散相对于分子粘度耗散的相对重要性,这个比值越大,那么湍流耗散相对分子耗散越强,作用越明显。
初始化——选择【混合初始化】——【初始化】
运行计算——迭代次数,300
计算收敛——【文件】——写出——Date文件保存运行结果数据

4.3结果后处理
观察后台阶流速度分布情况:
显示台阶流的外围轮廓,在此基础上于下地面中间位置加入线

观察的数值:
Y轴函数:Turbulence…;Wall Yplus。X轴函数:Direction Vector。line-10

**壁面剪切应力:**用于观测回流点的位置、
Y轴函数:Wall Fluxes…,Wall Shear Stress。X轴函数:Direction Vector。
左图表现为最低点的剪切应力位置,右图表现为剪切应力穿越0数值的位置。
在XY图中X轴的数据类型除依据X方向的位置信息以外(取消在X轴上的位置的勾选),还可以选择为自定义场函数、压力、密度、速度、湍流等。
自定义的场函数——上方工具栏【用户自定义】——【场函数】——【自定义】——设置函数
对比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:
【加载外部文件】——绘图——【曲线】——改变方正数据线性为直线——绘图

分布式入口条件导入:
上方工具栏——【读入】——【Profile】——导入
导入数据的查看——【结果】——【Profile数据】——绘制Profile数据——该文件中有X、Y坐标位置及其对应的速度,湍动能和指定扩散率。
数据结果的修正:
为了修正实验数据在边界条件给定中统一数据的误差,需要用新导入的Profile文件中给定的数据重新设置
打开速度入口设置界面——【速度定义方法】,Components——X-速度,Y-速度,【湍流(K and Omega)】湍流动能以及比耗散率都按照导入文件中的数值进行设计
重新进行初始化、求解计算。完成计算后,绘制结果数据。得到修验证后仿真数据、修正前仿真数据、实验数据的对比。

黑色线条表示修正后的实验数据,红色电线表示修正前的实验数据,绿色点表示实验采集的数据。
5.电子芯片散热模型仿真

流程 | 软件 | 技术要点 |
---|---|---|
几何 | SCDM | 共享拓扑 |
网格 | Fluent Meshing水密工作流 | Poy、边界层网格、流固共轭模型、进出口封闭 |
求解器 | Fluent | 自然对流散热、热辐射 |
后处理 | Fluent | 输出对比图片、定量分析对比 |
备注 | 无 | 设计流体换热仿真 |
5.1前处理网格划分
选择工作流【Watertight Geometry,水密工作流】——导入模型
添加局部尺寸——【尺寸函数类型】,Proximity(邻近度)——目标网格尺寸调整最大和最小网格尺寸 ——【作用于】face——选择散热块的底部以及散热片区域——添加局部尺寸
再添加【尺寸函数类型】,Face Size——目标网格尺寸0.65——选择两个湍流矩形区域的边界台面——添加局部尺寸
生成表面网格——调整【最大尺寸】,18——【尺寸函数】,Proximity(靠近)——【每个间隙的单元】,0.5——生成表面网格
Surface Meshing of heat_sink_v3 complete in 0.12 minutes, with a maximum skewness of 0.54 .
描述几何结构——【几何结构类型】,几何图形仅由固体区域组成——其余默认
封堵流体区域——在进口处创建压力进口封堵面——流出口处创建压力出口封堵面(正常散热情况,若添加风冷,将入口改为速度入口)
创建流体区域——1
更新区域——修改solid housing(流体封闭箱体),dead
添加边界层——【偏移方法类型】,smooth-transition——【层数】、3——【增长率】,1.2——【添加】,fluid-regions——【在…上增长】,only-walls——添加边界层
对于【Smooth trasition】的方法,将层状网格和三角形网格进行平滑的过渡
生成体网格——网格类型选择【poly-hexcore】——设置保持默认
生成网格信息:
---------------- 315626 cells were created in : 0.38 minutes
---------------- The mesh has a minimum Orthogonal Quality of: 0.20

5.2求解
- 设置:
【通用设置】——保持默认选项
【模型】——【能量】,打开——【粘性】,层流
其余模型设置为关闭状态
【材料】——流体选择默认流体“空气”——【密度】,incompressible-ideal-gas(不可压缩理想气体,近似将气体视为不可压缩,密度仅随温度变化而变化,二者之间的关系遵循理想气体方程)
【创建、编辑材料】——【Fluent数据库材料】——Copper(Cu)
添加PCB板材料属性——密度[kg/m3],constant,1250——Cp(比热)[J/(kgK)],constant,1300——热导率[W/(mK)],constant,0.35
添加CPU材料属性——密度[kg/m3],constant,1900——Cp(比热)[J/(kgK)],constant,795——热导率[W/(mK)],constant,10
【单元区域条件】——将新建的各类材料赋予不同的部位
需要注意:在CPU(发热源)需要勾选(源项)——【编辑】——能量源项数量,1——【确定热功】,新表达式,75[W]/Volume([‘solid_heatsource’])(函数,Reduction,Volume;位置,单元区域,选择CPU位置)
【边界条件】——【压力入口】设定——【热量】,45℃——压力,0
【压力出口】设定——【热量】,45℃——压力,0
【工作条件】——开启重力————可变密度参数——☑指定的操作密度(当前条件下的环境温度)——工作密度(45℃下的温度)
- 求解:
【方法】——【压力】,Body Force Weighted
自然对流条件下的仿真,压力函数只能选择Body Force Weighted Or PRESTO!若采用通用设置或者二阶离散格式,易出现非物理解。
【控制】——默认
【报告定义】——【创建】——【表面报告】——【节点平均】——在区域中创建一个新的点,并观测该点在仿真中的温度变化情况,判断仿真是否完全收敛
【创建】——【体积报告】——【最大】——输出全部计算区域中温度的最大值
【计算监控】——【残差】——设置为0.0001,当方程残差小于该数值,停止计算
【初始化】——混合初始化——初始化
【运行计算】——【伪瞬态设置】——流体时间尺度,User-Specified——时间步方法,Pseudo Time Step Size [s],3
固体时间尺度,User-Specified——时间步方法,Pseudo Time Step Size [s],2000
由于固体只计算导热,所以时间步长可以扩大,一般在流体步长1000倍左右
【迭代次数】200(最大迭代次数,若中途收敛,仿真亦会终止)
设置完成求解步骤之前,在文件中写出【Case文件】——Case包含模型、边界等设置情况与网格信息
方程收敛,计算完成

5.3结果后处理
快速筛选观测区域——【域】——【区域】——【相邻】
图像:
与流体相接触的固体边界的热量分布情况。——云图

绘制沿散热块对称线引出,与Y方向平行的线段。并输出该线段上温度随线段的变化情况。——XY图

5.4对比仿真——开启热辐射模型
模型参数定义:
开启辐射模型——【辐射】,开启——【模型】,表面到表面(S2S)——【角系数与群组】,【设置】,保持默认
点击,【计算/写出/读取】
边界条件参数:
【壁面】——设置热源的热辐射系数为0.3——底部PCB板、外壳以及散热片的热辐射系数为0.9
求解收敛:

后处理:
与流体相接触的固体边界的热量分布情况。——云图

绘制沿散热块对称线引出,与Y方向平行的线段。并输出该线段上温度随线段的变化情况。——XY图

红色线条只考虑自然对流换热,黑色线段考虑辐射换热情况
外部机箱温度对比:

6.圆柱绕流模型模拟
模型介绍:

圆柱绕流和雷诺数的关系:

流程 | 软件 | 技术要点 |
---|---|---|
几何 | SCDM | 局部加密 |
网格 | Fluent Meshing水密工作流 | Poy、边界层网格 |
求解器 | Fluent | 单向流、层流、瞬态仿真 |
后处理 | Fluent | 速度矢量图、定量分析、动画录制、傅里叶变换 |
备注 | 无 | 首次进行的瞬态仿真,关注设置、数据获取以及处理 |
6.1前处理网格划分
选择工作流【Watertight Geometry,水密工作流】——导入模型
添加局部尺寸——【尺寸函数类型】,Body of Influence——目标网格尺寸调整最大和最小网格尺寸 ——添加局部尺寸
生成表面网格——调整【最大尺寸】,0.6——【最小尺寸】,0.02——【尺寸函数】,Curvature(曲率)——【曲率法向角[度]】,12——生成表面网格

描述几何结构——【几何结构类型】,几何图形仅由没有空隙的流体区域组成——其余默认
封堵流体区域——在进口处创建速度进口封堵面——流出口处创建压力出口封堵面
更新区域——修改圆柱,壁面——速度入口——压力出口——其余面对称
添加边界层——【偏移方法类型】,Uniform——【层数】、5——【增长率】,1.2——【第一层】,0.02——【添加】,fluid-regions——【在…上增长】,only-walls——添加边界层
对于【Smooth trasition】的方法,将层状网格和三角形网格进行平滑的过渡
生成体网格——网格类型选择【poly-hexcore】——设置保持默认

6.2求解
- 设置:
【通用设置】——保持默认选项
【模型】——【粘性】,层流
其余模型设置为关闭状态
【材料】——流体选择默认流体“空气”——方案设计在雷诺数100(密度×速度×特征尺寸/粘度)下的效果,假定密度、速度、特征尺寸均为1,粘度为0.01
【边界条件】——【速度入口】设定——【速度大小】,1
【压力出口】设定——【热量】,45℃——压力,0
【工作条件】——开启重力————可变密度参数——☑指定的操作密度(当前条件下的环境温度)——工作密度(45℃下的温度)
- 求解:
【方法】——【方案】,SIMPLE(分离求解器)——其余默认
【控制】——默认
【报告定义】——【创建】——【表面报告】——【节点平均】——在圆柱绕流的后上方创建一个观察点,观察该点在Y方向上的速度
【计算监控】——【残差】——设置为0.0001,当方程残差小于该数值,停止计算
【初始化】——混合初始化——初始化
【运行计算】——【迭代次数】400(最大迭代次数,若中途收敛,仿真亦会终止)
设置完成求解步骤之前,在文件中写出【Case and Date文件】——Case包含模型、边界等设置情况与网格信息
残差与检测的量:
该问题的瞬态性较强,方程无法收敛,不能得到稳态解。
6.3结果后处理
图像:
流场中的速度分布情况——云图——表现出明显的不对称分布

流场中的速度矢量——矢量图——在圆柱后方表现出涡街的形态

6.4对比仿真——开启瞬态计算
【设置】——【通用】——【时间】——瞬态
求解:
【求解方法】——【方案】——PISO
【时间项离散格式】——First Order Implicit(默认);Second Order Implicit(高精度);Bounded Secorsrder Implic(极高精度)
【控制】——【亚松驰因子】——压力,0.5
【初始化】——采用当前稳态计算的结果作为初始化
【计算检测】——【编辑报告图】——X轴标签,flow-time
【运行计算】——【时间步长】,0.1——【时间步数】,120——【最大迭代数/时间步】,20
后处理:
瞬态仿真的残差与检测的量
6.5对比仿真——动画设置预备录制
生成动画预文件:
【计算设置】——【解决方案动画】——【存储类型,HSF File】(一种硬盘占用量较小的文件格式)——【动画对象】,云图——【预览】——更改视角——使用激活(保存并使用自己设置的视角)
【计算设置】——【自动保存】(可以避免由于计算中的中途发散和意外而导致的数据流大量损失)——【保存数据文件间隔,10,Time Steps】——【文件名】后可以增加后缀名(.h5/.gz,两款压缩文件格式)
求解:
【求解】——【方法】——Fractional Step——无迭代时间推进(NITA)
一般来说,分离算法单次迭代速度更快,而耦合算法通常需要更少的迭代来收敛。因此,常建议将耦合求解器用于稳态模拟。对于瞬态仿真,耦合求解器具有最佳的稳健性,尤其是在大时间步长时,但 SIMPLEC、PISO 或 NITA 等分离散发可能会为小时间步长提供更快的整体求解时间。
【运行计算】——【时间步长】——0.05(s)——【时间步数】,240
文件夹:
.cxa——动画录制的设置文件
.hsf——保存的图片文件
.cas.gz——10个时间间隔保存的数据文件
**结束求解:**右下方选项——时间步结束时停止(再迭代一个完整时间步后停止)
后处理:
可以直接导出视频文件,也可以导出单帧的图片文件采用第三方视频处理软件处理
**傅里叶变换:**得到时域与频域之间的关系
输出原始报告文件中的数值文件——将数值文件导入【绘图】,【FFT】
7.基于SCDM的球阀模型仿真
模型介绍:

流程 | 软件 | 技术要点 |
---|---|---|
几何 | SCDM | 参数化仿真,基于标注平面的输入参数设置(阀芯的开度) |
网格 | Fluent Meshing水密工作流 | 参数化仿真流程中的水密工作流 |
求解器 | Fluent | 速度入口、压力出口、输出参数指定 |
后处理 | Fluent | 基于Workbench的参数化及优化 |
备注 | 无 | 介绍了基于SCDM的参数化仿真和基于Workbench的优化 |
7.1基于SCDM软件的球阀开度参数化设定
特征尺寸表述:

标记球阀开关与中间阀体之间的角度:【详细】——【尺寸】——选择阀开关边缘线与下方阀体圆面
更改参数:
【设计】——【移动】——三击选择球阀阀芯实体——更改角度尺寸标注

参数自动化更改:
点击蓝色旋转符号——选中需要更改的角度,如上图(39°)——左侧工具栏——【群组】——【创建参数】
创建边界命名:
选择流体进口——左侧工具栏——【群组】——【创建NS】——命名流体进口与出口
共享拓扑:
【结构】——选择整体模型(BallValve)——【属性面板】——【分析】——【共享拓扑】——共享
将模型导入WB,创建工作流程
7.2球阀内流场网格划分
在WB中打开Fluent Mesh,
选择工作流【Watertight Geometry,水密工作流】——导入模型
添加局部尺寸——no
生成表面网格——调整【最大尺寸】,2.5——其余默认——生成表面网格

描述几何结构——【几何结构类型】,几何图形仅由固体区域组成——其余默认
封堵流体区域——在进口处创建速度进口封堵面——流出口处创建压力出口封堵面
创建区域——一个流体区域
更新区域——默认
添加边界层——【偏移方法类型】,smooth-transition——【层数】、5——其余默认——添加边界层
对于【Smooth trasition】的方法,将层状网格和三角形网格进行平滑的过渡
生成体网格——网格类型选择【poly-hexcore】——仅生成流体区域的网格
[Quality Measure : Inverse Orthogonal Quality]
---------------- 71164 cells were created in : 0.08 minutes
---------------- The mesh has a minimum Orthogonal Quality of: 0.11

创建下一个任务——【改进体网格】——【单元质量限制,0.15】
【文件】——【保存项目】——将保存至WB中形成.wbpj文件
7.3Fluent中的求解设置
- 设置:
【通用设置】——保持默认选项
【模型】——【粘性】,默认,其余模型设置为关闭状态
【材料】——默认
【边界条件】——【速度入口】设定——【速度大小】,5
【压力出口】设定——默认
- 求解:
【方法】——默认
【控制】——默认
【报告定义】——【创建】——【表面报告】——【面积加权平均】——创建位于速度入口的压力报告
【计算监控】——【残差】——设置为0.0001,当方程残差小于该数值,停止计算
【初始化】——混合初始化——初始化
【运行计算】——【迭代次数】300(最大迭代次数,若中途收敛,仿真亦会终止)
关闭软件,过程文件将自动保存在WB中。
7.4基于Workbench的参数化仿真
开启求解:
【参数集】——对应参数——【更新选定的设计点】

查看模型收敛情况:

收敛
角度参数的优化对比:
在表格新增角度参数的其余数值,并选择希望保留Date文件的参数,勾选其后方框。
左上工作栏——【更新全部设计点】
得到不同球阀阀芯角度下的试验数值

7.5优化设计
响应面优化:【设计探索】——响应面优化——拖动至项目原理图

实验设计:【项目】面板——点击【实验设计】
【试验设计面板】——原理图C2【试验设计】——属性轮廓A2【实验设计】——实验类型设计【拉丁超立方体抽样设计】
选定数据范围:——原理图C2【试验设计】——P1-angle——【下届】,15——【上界】,30
**布点,计算:**上方工具栏【预览】——在”轮廓A5:实验设计的设计点“中会自动布点

上方工具栏【更新】,即可开始计算——计算结果会根据选定实验设计类型所对应的方法进行处理
响应面生成:【项目】面板——点击【响应面】
选定【响应面类型】——上方工具栏【更新】——原理图C3【响应面】——【响应点】——【响应】

通过拟合曲线,可以实验由几何条件直接推到结果
轮廓A15:响应点中输入初始角度,可以得到由拟合结果推导的数据值
优化:【项目】面板——点击【优化】
轮廊原理图c4:优化——确定【目标与约束】——输入目标量以及目标类型——【优化】——【更新】

8.离心泵模型仿真
模型概述:

流程 | 软件 | 技术要点 |
---|---|---|
几何 | —— | —— |
网格 | —— | —— |
求解器 | Fluent | 冻结转子模型,交界面模型,湍流,表达式 |
后处理 | Fluent | 速度失量图、云图等 |
备注 | 无 | 典型的旋转机械流场仿真 |
8.1边界条件设定
【材料】——流体打开Flent数据库进行选择——选择,water-liquid——复制——添加材料进入案例
【单元区域条件】——【流体】——impeller——更改材料——液态水
选择【运动参考系】——设置转轴方向,Z向——给定旋转速度,1450rad/s
同样修改volute区域的流体——改为液态水
新版本中默认相接触或者相连接的面将一同旋转,

旋转机械中体、面静止与运动的关系可以通过设置对应壁面(静止、绝对速度、速度大小等信息)得到。
【边界条件】——【压力入口】设定——
【质量流出口】设定——质量流率,90kg/s
修复网格漏洞——【域】——旋转机械模型——创建旋转机械后处理
修复检查网格的报错信息
【模型】——粘性模型——【k-omega(2 eqn)】——GEKO
- 求解:
【方法】——开启“高阶项松弛”
【控制】——默认
【报告定义】——【创建】——【表面报告】——【质量加权平均】——监测进口与出口处压力
【创建表达式】——({p-out}-{p-in})/(998.2[kg/m^3] *9.8[m/s^2])
检测杨程,杨程80m是指水泵能把水从水面输送到80米高的地方
【计算监控】——【残差】——设置为0.0001,当方程残差小于该数值,停止计算
【初始化】——混合初始化——初始化
【报告定义】——【创建】——【表达式】——检测杨程
【运行计算】——【迭代次数】500——【时间比例因子】,10
设置完成求解步骤之前,在文件中写出【Case and Date文件】
残差与检测的量:
该问题的瞬态性较强,方程无法收敛,不能得到稳态解。
8.2结果后处理
图像:
流场中的某一XY剖面的压力分布情况——云图

流场中的速度矢量——矢量图

流场迹线
